返回

大兴安岭打猎知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章 收服松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家各户都做弹弓子,原材料的稀少让当时谁家的条件好坏完全取决于谁家的弹弓多。

    在街上谁要拿着把老榆木,盘的油亮的黑皮筋弹弓子,那已然成为街上最靓的仔!

    后来随着出口量的增加,松鼠皮子的减少,一张松鼠皮子的价格也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于是恶性循环开始,松鼠的数量越来越少,以前家家户户院子里随处可见的小家伙,后来连屯子周围都不常见了。

    后来张初一有次喝酒喝多了才知道,那个时候,榆树屯张春福大爷早就发现了这一点,甭管什么生物,强也好弱也好,在山里都是讨食的,别觉得你是人好像就高一等。

    于是联合大队干部,组织了愈演愈烈的打鼠行动,为此好多屯子里的人不理解,觉得是眼红他们变有钱了,集体还上公社闹过。

    那段时间张春福没事就领着民兵队员进山打野牲口,今天一头野猪,明天几只狍子。

    家家户户分肉,皮子材料卖钱,队里一分不要,全分到户。

    也得亏榆树屯离得林场最远,好多不正之风没传过来。

    这才有了如今张初一随意溜达就能碰见松鼠,收为宠物的机会。

    可能,这就是生态平衡吧,在这个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,还有人管动物的死活么?

    所以张春福一家成了别人眼里的另类,本来渴望打猎的儿俩儿子和闺女,也都去了林场,小儿子更是因为跟着老爷子进山,没守规矩,偷偷端了老淹子(人参生长的地方)的棒槌窝。

    甭管啥年份的都摘了卖钱,后来被张春福发现,狠狠地打了一顿,摔折了枪。

    枪是猎人的心头肉,小儿子**轩死不认错,非说自己老爹是死脑筋,老古板,拦着村子里的乡亲们致富,见不得别人有钱。

    后来事情闹得挺大,张春福跟孩子们分了家,小儿子也远走他乡,说是老死不相往来。

    这都是后话。

    边抽烟的功夫,就见保国同志一趟又一趟,抱回来一小堆榛子,松子和山核桃呼呼的喘着大气。

    哈哈,行啦行啦!

    逗你呢,下回可别偷袭了!

    来来来,那松鼠多,领我去!

    干得好了,赐你一个“三姓家奴”的烫金牌匾!

    还得是你张初一会玩儿!


第13章 收服松鼠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